登莲花峰文言文翻译(游黄山日记的文言文翻译)

tinghui.net.cnz32024-04-13

一、游九华山记文言文

1.游九华记译文

游九华记[1] [清]施闰章昔刘梦得尝爱终南、太华、女儿、荆山,[2],以为此外无奇秀,及见九华,始自悔其失言。

是说也,尝窃疑之[3]。而李太白以山有莲花峰[4],改九子为九华。

予舟过江上。望数峰空翠可数[5],约略如八九仙人云[6]。

其山,外峻中夷[7]。由青阳西南行[8],则峰攒岫复[9],环奇百出[10];而入其中,则旷以隐[11]。

由山麓褰裳[12],则寒泉数十百道,喷激沙石,碎玉哀弦[13];而入其中,则奥以静[14]。盖岩壑盘旋,白云蓊郁[15],道士之所族处者[16],是为化城[17]。

一峰屹然[18],四山云合,若群龙之攫明珠者[19],是为金地藏塔[20]。循檐送目[21],虚白之气[22],远接江海。

而四方数千里来礼塔者,踵接角崩[23],叫号动山谷[24],若疾痛之呼父母,蹈汤火之求救援。道士争缘为市[25],几以山为垄断矣[26],宁复知有云壑乎[27]?于是择其可游者,曰东岩[28]。

其上有堆云洞、师子石[29],僧屋数间,刻王文成手书[30]。文成聚徒讲学,游憩于斯[31],有《东岩燕坐诗》[32]。

今求其讲堂,无复知者。天柱峰高[33],俯视化城为一盂[34]。

绝壁矗立,*山无数,所谓“九十九峰”者[35]。迷离莫辨[36],如海潮涌起,作层波巨浪。

青则结绿[37],紫则珊瑚,夕阳倒蒸[38],意眩目夺。盖至此而九华之胜乃具。

惜非闲人,不得坐卧十日,招太白、梦得辈于云雾间相共语耳。游以甲午岁十月[39],从之者查子素先[40],徐子道林。

【注释】 [1]九华:九华山,在今安徽青阳西南,旧名九子山,唐朝诗人李白改为九华山。 [2]“昔刘”四句:“刘梦得”,唐代诗人刘禹锡,字梦得。

终南、太华、女儿、荆山都是山的名字。刘禹锡《九华山》序说:“九华山在池州(治所在今安徽贵池)青阳县西南,九峰竞秀,神采奇异。

昔予仰太华,以为此外无奇,爱女儿、荆山,以为此外无秀。及今见九华,始悼《后悔》前言之容易(轻率)也。

惜其地偏且远,不为世所称,故歌以大之”。 [3]是说:指刘禹锡的上述说法。

[4]“而李”二句:“李太白”,即唐代诗人李白。李白《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》序说:“青阳县南有九子山,山高数千丈,上有九峰如莲花。

按图史名无所依据,太史公南游略而不书,事绝古老之口,复阙名贤之纪,虽灵仙往复,而赋咏罕闻,予乃削其旧号,加以九华之目……”“以”,因为。“莲花峰”,山峰名,因山峰层叠,耸立云际,石瓣嵌空如莲花而得名。

[5]空翠:形容山峰高耸青翠。前“数”为量词,后“数”为动词。

[6]“约略”句:意谓山峰形状大略像八九个仙女。言外是说,原名“九子”比李白改称“九华”要恰当。

云:助词,等等,之类。 [7]外峻中夷:外观山形峻峭,山中土地平坦。

[8]青阳:即今安徽青阳。 [9]峰攒岫复:峰峦聚集繁复。

“岫(xiù)”,山。 [10]环奇百出:谓沿路环绕许多奇峰,纷纷出现。

[11]旷以隐:宽广而隐蔽。“以”,而。

[12]褰(qiān)裳:撩起衣裳,涉水而行。 [13]碎玉哀弦:形容山泉飞溅雪白如玉的水珠,发出哀伤如弦乐的声音。

[14]奥(yù):幽深。 [15]蓊(wěng)郁:形容草木茂盛。

[16]道士:这里指和尚。族处:聚结居住。

[17]化城:指化城寺,在九华山西南部。东晋安帝隆安五年(401)始创,唐德宗建中初年(780)赐额“化城”,明宣德十年(1435)重建。

[18]屹然:山峰高耸的样子。 [19]攫(jué):抓取。

[20]金地藏塔:在化城寺西,神光岭山麓。相传唐肃宗至德年间(公元756—758)新罗国王子金地藏(又名金乔觉)航海来中国,到九华山聚徒讲学,至99岁坐化。

他的信徒用三年时间修建了这座塔,保存他的遗体。 [21]循檐送目:沿着房檐纵目眺望。

[22]虚白之气:澄澈明朗的吉祥之气,指金地藏塔所焕发的瑞气。 [23]踵接:形容烧香敬神的人很多。

角崩:形容礼拜的人以额触地。 [24]叫号:大声哭叫。

[25]争缘为市:争着向礼拜者化缘募捐,成了市场。 [26]几以山为垄断:意谓化缘的和尚们几乎把九华山当成独占谋利的地方了。

[27]云壑(hè):这里比喻清高幽雅的情*。 [28]东岩:又名晏坐岩、舍身崖,在化城寺东。

山岩虚敞似屋,据说金地藏先住在这里。 [29]堆云洞:洞*名,在东岩顶上。

师子石:即飞云石,在东岩顶上。“师”,同“狮”。

[30]王文成:即明代哲学家王守仁。“文成”是他的谥号。

手书:亲笔字。 [31]斯:此。

[32]燕坐:闲坐。 [33]天柱峰:在九华山东部,山峰耸拔千仞,如柱直插云天,为九华山东部第一高峰。

[34]盂(yú):一种盛液体的器皿。 [35]九十九峰:九华山周回二百余里,有山峰几百座,比较有名的有数十座,所谓“九十九峰”是一个大概的说法,并非确数。

[36]迷离:模糊不清。 [37]结绿:宝玉名。

[38]倒蒸:形容夕阳余热蒸发水气上升。 [39]以:相当于“在”。

甲午岁十月:清顺治十一年十月,即公元1654年10月。 [40]从:随从。

查素先、徐道林:都是从游者,其人未详。【作者及题解】施闰章(1618—1683),字尚白,号愚山,又号蠖斋,江南宣城(今属安徽)人。

顺治六年进士,初授刑部主事。康熙时举博学鸿儒,授翰林院侍讲,参与纂修《明史》。

康熙二十二年转侍读,不久病卒。他以诗文著称。

其文古朴清雅,其诗则与宋琬齐。

2.游盘山记译文

盘山外表是岩石而内含泥土。

外表是岩石,所以陡峭的石壁高高直立,远远望去如刀*林立,有熊虎的气势。内含泥土,所以树木繁茂,从石缝中长出的松树靠着高峻山壁盘旋而上,好像在与石壁争怒。

松树的树干因被霜雪所压,不能向上伸展,便向旁边伸展,往往有十余丈远。那山高古幽奇,没有什么景观不具备,说说它好的几样吧:进山时的盘泉,其次悬空石,高处的盘顶。

沿着盘泉走进山中,泉水在这里汇聚成一个水潭(潭水清澈),潭底都是白色的石头,铺满了金色的沙子,水中有几条小鱼游动,鱼鳍鱼尾都清晰可见。偶尔会有落花,影子直达潭底,一会儿又随水波*了。

我们这些游人见了十分高兴,脱去衣服,稍微用脚触碰水面,便大叫痛快,都跳下水去,水深齐胸,我们逆流而上,绕过三四块大石,水声渐渐大起来,我们都听不见彼此说话。有人拿梨李投入水中,那些梨李只是在水中回环盘旋,上下浮沉而已。

悬空石是几座山峰,其中一座深色的山峰拔地而起,峰顶有一块大石悬空而立,很像一个性情中人。旁边有一亭背靠山壁下临深涧,涧水声向上,与风中松涛相和。

亭旁是上方精舍,是盘山风景绝佳的地方。盘山山顶形状人像刚出土的幼笋,又尖又圆。

上面叫诸波,每当日光斜射,盘山的影子仿佛直投到塞外,每当风吹过,云雾翻腾,如同大海。在上面不能停留太久,就往下走,有一段迂回而偏僻,并且没有石级的路,叫天门开。

从大石顶端找到一条路,才巴掌宽,山石挡着右臂,左脚悬空,途中有好几块石头挡路,我们事先与当向导的僧人约定,遇到绝险处,就要大笑示意,所以每当听到前面传来大笑,我们都胆战心惊。手攀着荆棘,反复试探,才过了这段路。

前面见到两座山岩对峙,仿佛是太古以来的风云雾岚,将山壁染成翠绿。再往下有一块平整的大石,十分宽大,可以摆几桌酒席,我们手扶松树向下看,惊魂甫定,才大笑世上不敢冒生命危险的人,怎能探得如此奇景呢?对面有一个山洞嵌在绝壁上,不太宽,一个僧人攀缘而上,如猕猴一般。

我不去,对向导僧说:“上山险在山脊,盘曲而上仍可以到达,下山眼睛都找不到落脚的地方,太危险了,怎么办呢?”向导僧指着一处凸起的地方说:“那里有一条小路,只是陡峭并且很滑,不能立足,走这条路虽然险,却可以到达山脊,绕过去就到下山的大道了。”僧人光着脚,像蛇一样矫捷地攀缘,再从上放下布,让下面的人攀布而上,又叫一个健壮的人从下面用手托住我的脚,腹部紧贴石壁,石壁很滑而且向外突出,爬到一半,身体有些僵硬,过了一会儿方才抬腿,下面的人努力用手推我,这才到了山脊。

到了山脊才彼此用手指点,咋舌不已,互相庆贺,互相提醒。山峰名字不很雅,这里不记,那洞壑初没有名,近才命名,叫石雨洞,叫慧石亭,石雨洞在下方,沿着涧水声可以找到它,再往上大约百步,有许多石头,纤瘦丰妍各不相同,姿态生动好像会说话。

这些石头下方正对着山涧,松树的枝叶遮蔽它们,就像亭子,睡觉可用来倚靠,坐着可以(把它)当草地(席子),清闲时可以(把它)当伙伴,所以把它命名为慧石亭。山涧泉流蜿蜒曲折,如同蛇行,尽头便是红龙池。

那洞浑然天成可以建庵,是瑞云庵的前洞,再往下就到中盘的后岭了。那山势幽深秀美而寺院荒废的地方,就叫九华顶,我们没有去。

庙宇多,也不再一一记录。只去参拜了几个:千像,中盘,上方,塔院。

登山的那一天是七月初一,同游的人有十个,是苏潜夫、小修、僧人死心、宝方、寂子等人。

3.求一篇《九华山游记》要求一中学生的水平写

昨天下午,我和爸妈还有小舅一起去九华山,我本来是很高兴的,因为在家里闷了很久,都快要发霉了。

坐了四个小时的车后,我们终于到了九华山。刚上山的时候,我真的是很害怕,山路真是九曲十八弯,山还很陡,很高。

我这人天生就恐高,我坐在车子上,看着山下,真的是感到晕眩。好不容易了住处,终于可以休息了。

我坐车多只能坐3个小时,如果超过3个小时,我一定会很不舒服,这次虽然坐了4个小时,但中途还换了个车子,所以,感觉要好很多。我们住在九华山武警招待所,环境还不错,还是免费的。

呵呵~~真的很佩服我爸爸,他到哪都认识人,出门在外根本不用我和妈妈费心,哈哈~~有这样的爸爸,真是幸福~~今天早上,我们起得很早,6点半就已经到地藏王菩萨的庙前了。导游小姐很漂亮,也很好,一进庙,她就和我们说怎么烧香,怎么磕头。

我什么也不懂,完全跟着妈妈做,我看见妈妈在弥勒佛前磕头,我就跟着磕,结果一口气磕了50多个,感觉我的腿已经不听使唤了,两条腿好酸阿~~我现在才知道原来磕头也不是一件容易事,难怪当年的小燕子要做“跪得容易”了。其实,我不怕爬山,可是上九华山真的有很多规矩,比如说到肉身殿有一条99级台阶的路。

导游千叮万嘱,叫我们上的时候不要停也不要回头。我本来就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,结果,我在上99级台阶的时候,我的腿都开始打颤。

可是我不敢停,一方面是导游的话让我确实有所忌讳,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是,我害怕我一停就会向后倒,那就完了。至于回头,我就更不敢了,因为我知道我回头看走过的路一定会晕的。

看来求神拜佛真不是件容易事啊~~看完肉身殿之后,我就已经是没有力气了,好累啊~~小舅劝我们去天台看看,说那里的景色很好,我一开始是赞同的,毕竟有“不到天台等于零”的说法嘛~~可是当导游告诉我,上天台虽然有索道,但还要上862级台阶,并且和那个99级的一样是不能停也不能回头的。就是这样一句话让我坚决反对上天台,我才不管什么零不零的问题呢~~我实在是没有力气了。

突然感觉自己很没用,不就是爬山嘛,居然可以累成这样。呵呵~~爸爸说“就你这样你还想爬黄山阿?简直是开玩笑~~”真的,我早上回来的时候简直处于半休克状态,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~~一早上都很狼狈,简直是“磕头磕到腿软,进香进到手软”。

回来的时候就更惨了,我感到一阵阵的恶心,眼花。

唉!这一次去九华山还有很多的事情,不说了。

好累。就这样吧~~像流水帐一样的文章~~唉。

4.描写九华山的诗句

1、九华山下共追游宋韩淲《临江仙·难老一杯春酒美》2、九华山唐刘禹锡《九华山歌》3、九华山唐刘禹锡《九华山歌》4、三年未到九华山唐封敖《题西隐寺》5、九华山下诏来征唐费冠卿《蒙召拜拾遗书情二首》6、又闻九华山唐孟迟《发蕙风馆遇阴不见九华山有作》7、忆闻九华山唐谭铢《题九华山》8、却是九华山有意唐罗隐《别池阳所居》9、青溪烟雨九华山唐罗隐《送人归湘中兼寄旧知》10、九华山色在西南唐李昭象《寄尉迟侍御(一作郎)》11、高却九华山唐杜荀鹤《经九华费征君墓》12、写得九华山唐杜荀鹤《送青阳李明府》13、九华山叟惊凡骨唐杜荀鹤《依韵次(一作酬)同年**先辈见寄之什》14、九华山叟心相许唐杜荀鹤《赠溧水(一作涟水)崔少府》15、且须容到九华山唐杜荀鹤《恩门致书远及山居因献之》16、九华山色真堪爱唐杜荀鹤《醉书僧壁》17、九华山色高千尺唐王希羽《赠杜荀鹤》18、死恋九华山唐刘昭禹《经费冠卿旧隐》19、九华山色昏宋文天祥《池州》20、不言知是九华山宋晁补之《过铜陵南望一山高出云上奇秀可骇余未尝至江》21、九华山侧双峰下宋陈造《口号十首呈程殿撰》22、九华山翠外宋方岳《陈帐管尊公挽诗》23、九华山下月微明宋韩元吉《夜宿青阳旅舍起观林端积雪半消疑山矾盛开》24、九华山色梅根渡宋姜夔《送项平甫倅池阳》25、君家九华山宋刘宰《赠九华程兄》26、到今独记九华山宋楼钥《送人之官池州》27、九华山色倚晴眸宋王巩《萧相楼》28、云外九华山宋王阮《宿五步港一首》29、今年九华山宋王阮《用太白韵赠报恩南老一首》30、上人来自九华山宋王禹偁《酬处才上人》31、九华山下试题舆宋项安世《五月七日乞池州添倅得请》32、同看九华山宋徐照《送陈池州十二韵》33、九华山下祝公子宋赵汝绩《墨歌》34、观风遍踏九华山宋周必大《送韩希道移漕江东》35、认来多是九华山明李延兴《送白杨长老》36、照潭遥望九华山元钱惟善《送贾元英之照潭》37、唤作九华山明张简《和铁厓小临海》38、唤作九华山明张简《和杨铁厓小临海四首(重见七卷下)》。

二、登天都峰文言文翻译

1.《游黄山记》文言文翻译

山用黄来命名,记述陈旧的遗迹。

以往春申君黄歇曾经在这个地方读书,因此而得名。那山下有一片竹林,特产方竹。

往北是是渔庄,三尺板桥,一湾流水,竹林小径,点点茅屋,像鱼鳞木梳一样整齐密密而又整齐地排列。春季第二个月,清新趣味满眼,惹人宠爱的燕子啄着鲜花,娇小的黄莺坐在柳树上嬉戏,仿佛是在画图中一样。

登上高山向东望去,大江和远天相接,沙鸟和风帆,时隐时现的。深冬下雪,云气悠远,大雪履盖着江边,千里只有白茫茫一片。

一年之内,景致各不相同。于是访求农夫,拜渔夫,想访求春申君的旧址,而一些老农尚且有不知道春申君是什么人。

唉!这正是老农们的幸运,也是春申君的不幸。春申君离世至今已有一千多年了,这些老农正处于太平盛世,生活在无战事的年代,耕田打井自求安乐,饱食过后嬉戏游玩,这实在是所说不了解不知晓纷*的人,又有谁还会计较千百年以上还有一个所说的春申君这个人呢?我替父老们感到幸运,我替春申君感到悲哀,于是创作黄山之歌说:“您还没有出生时,山已经存在了。

您于世长辞了,山还依旧长存。谁是终结谁是开始,是您呢还是山呢?”又创作到:“君靠山,欣喜有所寄托。

山靠您,因而成就名声。谁更显达谁更隐晦,是山呢还是您呢?。

2.游黄山后记文言文翻译

戊午九月初二日,从白岳山榔梅庵出来,到桃源桥。

从小桥右边下去,非常陡,这是从前通往黄山的路。走七十里,在江村住宿。

初四日,走十五里,到汤口镇。走五里.到汤寺,在汤池里洗了个澡,柱着拐杖.望着朱砂庵而登。

走十里,上黄泥冈,原先在白云里的群峰渐渐地显现出来,也渐渐地落在我的拐杖底下。转而到石门峰,越过天都峰之侧是天都峰、莲花峰的两个山顶。

它们超越所有的群峰,矗立在半空中。路旁一条岔路往东边上去,是我以前没有到过的地方,便往前跑去,几乎到达天都峰的侧面。

又往北面上去,走在石头的隙中。石峰片片夹起,道路在石头中宛转延伸,阻塞的地方就凿开它t陡峭的地方就凿开石阶_间断的地方就架上树木使它连通,悬着的地方就树起了梯子接通,往下面俯看那陡峭的山谷阴森森的,枫树和松树相间。

五色散*间杂。灿烂得好像绣上了图画。

因而想到黄山应当是一生中应该观赏奇景的地方;像这样的奇景,前次没有探访一下,这次游览觉得畅快又有惭愧。因地势险要当时仆人被阻走在后面,我也不得不停下来不在往上走。

一路的奇异景色不知不觉地吸引着我一人前往。登上峰口,只见一个张看翅膀似的庵堂,这便是文珠院,是我往年想登临又没有登临的地方。

左边是天都峰,右边是莲花峰,背靠着玉屏峰,两山的秀丽景色尽可用手抚摸。往四面看。

奇异的山峰交错排列.山谷纵横交织,黄山真可为美妙的地方!不是再来。哪里知道有像这样的奇妙遇见游僧澄源到来,兴致非常高。

当时已过中午.仆人们刚好也到了。站立在庵堂前指点着两座山峰,庵堂里的僧人说:“天都峰虽然近却没有路,莲花峰可以登上去却路途遥远。

今天只适合近看天都。明天登莲花峰顶。”

我不同意,决意游览天都峰,携同澄源,、仆人,仍然从峡路下来。到天都峰的侧面,从流石上像蛇一样伏地爬行,攀着草,牵着棘条,石块成堆的地方就越过石块,,石崖旁边陡峭就攀着崖壁,每次到手脚没有放的地方,澄源必定先登上去再倒下来接我。

每当想到上来既然是这样,下去又怎么办?终还是顾及不了那么多了,经过艰险和努力以后,终于到达峰顶。只有一个石顶,石壁立起还有数十丈,澄源在它旁边找路,找到台阶,扶持我登攀.诸峰下伏,只有莲花峰与它不相上下,当时浓雾半兴半止,每一阵雾到来,面对面都看不见,远望莲花各个山峰,大多在雾中。

一个人登上天都峰,我到达峰的前面,那雾就移到后面;我越过峰的右边。那雾就从左边出来。

松树曲挺纵横;柏树树干大得像手臂,无不平贴在石头上如同苔藓一样,山越高,风也越大,而雾气也来往不定,下看各个山峰不时现出为青翠的高尖山。又不时隐没为银白色的雾海。

远望山下.太阳光灿烂.是另外一种天地了。暮色渐浓,我将脚放在前面,手向后带着地.坐着往下滑。

到非常险要的地方,澄源用肩和手接我们,渡过险要的地方下到山坳,夜色已合拢来了,又从峡谷经过栈道上去,歇在文殊院。初五日,天大亮时,从天都峰的中间往北下来两里路,石壁山谷深空。

它下面的莲花洞,正与前坑的石笋峰相对,是一处幽静的山坞。告别澄源下山。

到前面岔路的旁边,向着莲花峰方向走去。沿着高高的石壁往西边走,路途要经过两次升降,将下百步高的云梯,有条路可以直接登上莲花峰。

登上去后,石级没有了,犹疑一阵又下来。隔着山峰的一个僧人高呼着说:“这正是莲花道!”便从石坡的旁边,经过石头的缝隙走去,路小而高陡,峰顶上巨石对峙着,中间空空的像房子。

从峰石中踏着层层叠叠的台阶朝上攀登,台阶走完后洞口转向,弯弯曲曲奇诡莫测.如同在楼阁中上下,忘记了是在高出天外的地方。走出大约有一里路.那里有一座茅庐.靠在石头的裂隙中。

我们正徘徊着要登上去,先前喊路的那个僧人来了。这个僧人的法号叫凌虚,在这里修了个茅屋,于是互相握着手臂登上顶峰..顶上一块石头,悬着离地面有两丈高。

僧人取来梯子渡过去.那顶上十分宽敞。四面望去一片空旷碧青,即使天都峰也要俯首看了。

大概这座山峰位居黄山的中部,它独立于在群峰之上,四面的岩壁环绕耸立着。早晨出太阳,云开雾散,耀眼的光芒映照着,一层层发射,令人要大喊、大叫、起舞。

就这样过了很久,返回到茅草庵堂。凌虚拿出粥来给我们吃。

我喝了一盂,便下到岔路的旁边,经过大悲顶、上天门。走三里路后.到炼丹台,沿着台的口子下来。

观看玉屏风、三海门各个山峰,全都是从深旷的山坞拨地而起。丹台的一个山岗垂直而立,没有什么奇异高峻的特色.却可以俯视翠微峰的背面。

山坞中,峰峦交错高耸,上下映照。足以显现瞻仰眺望的奇趣。

回来经过平天砸,下后海峰,进入智空庵,与僧人凌虚告别。走了近三里路后,下狮予林,前往石笋砸,到前些年所登过的尖峰上,依靠松树坐着,俯着坞中的山峰石块曲折簇聚,满眼都觉得斑烂美丽,才觉察到匡庐、石门,或者只是有黄山某一种景物与风光,或者缺少黄山景物、风光的某一方面,不像这里的广大丰富与美妙。

过了好久.我上到接引崖,下眺望坞中,景色幽暗觉得有些异样,再到山岗上尖峰的旁边,踩着流石,拉着棘草,随坑而下,越下越深,。

3.爬天都峰课文终于的意思是什么

这是一篇讲读课文。

主要讲在暑假里,爸爸带“我”去爬天都峰,“我”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,相互鼓励,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。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。

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。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。

第三、四、五自然段讲“我”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,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。第六、七自然段,写“我”与老爷爷,还有爸爸,一起奋力向上爬,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。

第八、九自然段,写“我”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,相互道谢。第十自然段,讲爸爸总结的话:“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,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!”课文后以爸爸的话结尾,发人深思。

这一老一小,虽然互不相识,却能相互鼓励,相互学习。这就是“真有意思”的“意思”。

这句话也告诉我们,在人与人相处中,要相互学习,相互鼓励,共同进步。 1.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,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,奋发向上的品格。

2.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。 3.理解课文内容,能回答课后的问题。

4.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。第一课时一、揭示课题。

1.板书课题,齐读课题。 2.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。

(天都峰是黄山“七十二峰”中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,海拔1840米,登山石阶大约有1.5公里长。天都峰险处是鲫鱼背。

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,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,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。)二、初读课文。

1.轻声读课文,注意读准字音,特别是生字字音。 2.画出不理解的词语,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。

3.检查自学情况。(1)检查读音。

陡攀辫决勇(2)字形难点。颤:左右结构。

第十三笔是“—”。(3)理解词语。

犹豫:拿不定主意。奋力:充分鼓起劲来。

本课指努力向上攀登。终于: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以后出现的情况。

本来是指“我”、爸爸和老爷爷经过艰苦的努力,登上了峰顶。居然:表示出乎意料。

本课指什么事出乎意料?(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也能爬上又高又陡的天都峰,真出乎意料,令人敬佩。)汲取:吸取。

三、读课文,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?第二课时一、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。读第一自然段,说说这一段交待·了什么?二、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。

1.默读第二自然段,思考:天都峰给你留下什么印象?画出有关语句,出声读一读。 2.说说课文中是怎么写大郡峰的“高”和“陡”的?(1)高:“抬头望”、“啊,峰顶这么高。

在云彩上画哩!我爬得上去吗?”“我爬得上去吗?”这一句是不是怀疑自己能否登上天都峰?(更进一步地表现了天都峰的高。)(2)陡:“笔陡”“石阶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,真叫人发颤!”教师用一根线绳作为“石阶边上铁链”,使学生体会什么叫似乎从天上挂下来的。

什么叫“发颤”?真的害怕吗?(烘托了天都峰的陡。) 3.指导读出天都峰“高”和“陡”的特点。

学生练读,评读。 4.小结。

作者写天都峰的高和陡,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,暗示了登上这么高、这么陡的山峰,是需要勇气和力量的。三、学习课文第三、四、五自然段。

1.自读这部分内容,画出老爷爷和“我”的对话。 2.出示句子:小朋友,你也来爬天都峰?老爷爷,您也来爬天都峰? 3.思考:他们所说的话中都有一个“也”字,这个“也”是什么意思?他们是互相怀疑吗?表现了他们什么精神?学生分组讨论。

集体汇报、小结。(天都峰这么高、这么陡,小朋友这么小的年纪,老爷爷这么大的年纪怎么也来爬呢?表面上似乎双方都有怀疑,实际上是互相羡慕、敬佩,表现出这一老一小都有不怕困难、勇于攀登的精神。)

4.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对话。四、学习课文第六、七自然段。

1.提问:“我”怎么爬天都峰?画出动作的词语。(“攀着铁链上”、“手脚并用向上爬”。)

2.出示句子,填空,再说说用上括号里的词语好在哪里,我()向峰顶爬去。(用上“奋力''突出了爬山过程的艰难,要充分鼓起劲来不怕困难、向上攀登。)

爬呀爬,我和老爷爷,还有爸爸,()都爬上了天都峰顶。(“终于''是经过“奋力”的结果。

使我们感受到要攀登高峰,必须奋力向上、勇于攀登,才能达到目的。) 3.朗读课文。

五、学习课文第八、九自然段。 1.登上天都峰以后,“我”和老爷爷为什么要互相道谢?(1)老爷爷为什么说是“你的勇气鼓舞我”?“居然”在这里说明什么?(其实也可以说是意料之中,因为老爷爷有那种勇于攀登的精神,就一定能爬上天都峰的。)

(2)小妹妹为什么说“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峰,才有勇气向上爬的?”(3)他们的对话中都有一个什么词?这“勇气”体现在哪里?(体现在他们都敢爬天都峰。如果没有勇气,这一老一小怎么敢爬天都峰呢?) 2.你从他们的话中体会出什么?(一个人只要有决心,有勇气,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。)

3.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。六、学习课文第十自然段。

1.爸爸为什么说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?(因为这一老一小,虽然互不相识,但是都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,互相鼓励,互相学习。) 2.想想他们是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。

3.你从爸爸的话中体会出什么?(这句话告诉我们,在人。

4.翻译一下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古文翻译

从路旁一条岔路往东上去,是以前所未到的地方,于是向前直上行进,几乎要挨到天都峰的一侧。又向北而上,在石缝中行走,石峰一片一片的拔地而起。路就宛曲流转在石峰之间:道路堵塞了,就凿开它;陡峭的地方,就凿成台阶往上爬;路断开了,就架起木板通过;上下落差比较大的地方,就架起绳梯接起来再爬上去。不时往下看,峻峭的山谷让人只觉得阴森森的,枫树和松树相间而生,五彩斑斓,互相交错,灿烂得如图画锦绣。于是感慨黄山当是我一生所能见到的奇观之一,然而更有天都峰这样的奇观,我未前去一探,实在是美中不足,让人心生遗憾啊!

回眸间随从们都因为碍于险阻落在后面,我也停下来不再往上爬;我没注意他们是因为这一路的风景不觉着诱惑我独自向上攀登。已经到达一座峰头,只见一间寺庙屹立其上,仿佛就要腾空飞起,这是文殊院,也是我从前没有到达的地方。站在这座峰头,左边是天都峰,右边是莲花峰,背靠着从玉屏峰吹来的山风,仿佛天都和莲花两座山峰秀丽的景色都可以用手去拥抱。往四周眺望,各种各样奇秀的山峰错落排列,山谷纵横交错,简直就是黄山壮观的地方。不是我第二次到黄山来,怎么知道黄山之奇竟达到这种境界!

正巧遇到一位**的僧人澄源,更加兴致勃勃。过了中午,随从仆人们也赶到了。一行人站在寺庙前,指点品评着天都、莲花两峰。寺庙的僧人说道:“天都峰虽然很近,但毕竟险峻无路;好在近处观望着天都峰,明天一早去攀登莲花峰。”我没听从,决意要到天都峰一游。

带领着澄源和尚和仆役们仍向着崎岖的山路进发。到了天都峰的一侧,我们沿着流石逶迤盘旋而上,抓着野草荆棘,见有石块堆成的路,就踏着石块往上走,见有石崖斜侧可攀,就顺着崖壁攀援。每当到了手脚没处搁的地方,澄源和尚必先攀上去,再拉我们上去。心中想着上去都这么难,下来怎么办呢?然而坚定了决心就不再往回走。

经历数次凶险,终到达了天都峰的峰顶。山顶上只有一块石头有数十丈高,澄源观望了一下,见其侧边有台阶,于是协同我往上登临。从山上往下看,诸峰无不伏在天都峰下面,唯独莲花峰能和它齐平。时逢浓雾一会生出,一会消止,一阵雾来,对面都难以看清。眺望莲花峰等山峰,多半隐没在雾中。独自登上天都峰,我往前走,雾则跑到身后,我往右行几步,雾则从左边生出。峰顶上松树也有弯曲挺拔,纵生横卧的,千姿百态;柏树虽然很大,但无不平贴生于石头上,就好像苔藓一样。山高风自然就大,雾气飘忽,往来不定。往下张望诸峰,云雾中,时而惊现为绿色尖而高的山,时而被吞没为银色的海洋。再往山下看,则日光闪耀,别有一番天地。

注:徐霞客这天应该已经做好了攀登天都峰的准备的。先在石缝间走过一段山路,继而到达一个中转站(不知叫什么峰,只知上面有座寺院叫文殊院),休息了一会儿下午又接着进发。

这篇文章写得跌宕起伏,可谓一路艰险,一路风景。作者的衬托手法是非常高超的,他先写在石罅间行进的艰难,这就为后文攀登天都峰“攀草牵棘”、“手足无可着处”的艰险作了衬托;又用寺院僧人的规劝来衬托路途的艰险,进一步衬托诗人攀登天都峰的决心。作者为何要不畏艰险,下定决心攀登呢?这是因为天都峰景色的奇丽,而作者后登临天都峰顶,看见云雾变化,松柏奇姿,仿佛也是对作者的一种回报。

5.<>文言翻译

原文:初四日。

十五里,至汤口。五里,至汤寺,浴于汤池。

扶杖望朱砂庵而登。十里,上黄泥冈。

向时云里诸峰,渐渐透出,亦渐渐落吾杖底。转入石门,越天都之胁而下,则天都、莲花二顶,俱秀出天半。

路旁一歧东上,乃昔所未至者,遂前趋直上,几达天都侧。复北上,行石罅中。

石峰片片夹起;路宛转石间,塞者凿之,陡者级之,断者架木通之,悬者植梯接之。下瞰峭壑阴森,枫松相间,五色纷坡,灿若图绣。

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,而有奇若此,前未一探,兹游快且愧矣!时夫仆俱阻险行后,余亦停弗上;乃一路奇景,不觉引余独往。既登峰头,一庵翼然,为文殊院,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。

左天都,右莲花,背倚玉屏风,两峰秀色,俱可手擥。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,真黄山绝胜处!非再至,焉知其奇若此?遇游僧澄源至,兴甚勇。

时已过午,奴辈适至。立庵前,指点两峰。

庵僧谓:“天都虽近而无路,莲花可登而路遥。祗宜近盼天都,明日登莲顶。”

余不从,决意游天都。挟澄源、奴子仍下峡路。

至天都侧,从流石蛇行而上。攀草牵棘,石块丛起则历块,石崖侧削则援崖。

每至手足无可着处,澄源必先登垂接。每念上既如此,下何以堪!终亦不顾。

历险数次,遂达峰顶。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,澄源寻视其侧,得级,挟予以登。

万峰无不下伏,独莲花与抗耳。时浓雾半作半止,每一阵至,则对面不见。

眺莲花诸峰,多在雾中。独上天都,予至其前,则雾徙于后;予越其右,则雾出于左。

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;柏虽大于如臂,无不平贴石上,如苔藓然。山高风钜,雾气去来无定。

下盼诸峰,时出为碧峤,时没为银海;再眺山下,则日光晶晶,别一区宇也。日渐暮,遂前其足,手向后据地,坐而下脱;至险绝处,澄源并肩手相接。

度险,下至山坳,暝色已合。复从峡度栈以上,止文殊院。

译文:九月初四这天。(动身行走)十五里到汤口。

(又走)五里到汤寺,在汤池洗了澡。拄着拐杖望着朱砂庵攀登。

(走了)十里,上到黄泥冈。(这时)先前云雾笼罩着的那些山峰,渐渐地露出来了,也渐渐地落到我的手杖底下。

转身进入石门峰,经过天都峰的山腰下来,就(望见)天都、莲花两峰顶,都高高地耸出半天之外。路旁有一条岔路向东直上,是前次(游山时)没有到过的,于是向前直往上走,差不多到了天都峰侧面了。

再往北上,走在狭谷中的小道上。石峰一片片地夹立高耸;路就在石峰间宛转延伸,石头堵塞的地方就把它凿开,陡峭的地方把它凿成石级,中断的地方就架上木头,使它畅通,高悬的地方就树起梯子连接。

向下看,(只见)陡峻的山谷气象阴森,枫树、松树杂然相间,五色缤纷,灿烂得象图画,象锦绣。因此想到黄山算得是我生平所看到的奇景,而有这样的奇景,前次游山却未来探访,这次游山真是既痛快而又惭愧呀!这时仆人们都因路险阴隔,落在后面,我也停下来不向上攀登;可是一路上奇丽的景色,不觉又吸引着我一人走上去了。

已经登上山头,见一个小寺庙,檐角翘起,象小鸟张开翅膀似的立在那儿,这就是文殊院,也是我从前想登而没有登的地方。(它)左边是天都峰,右边是莲花峰,背后倚的是玉屏风,两峰秀丽的景色,(好象)都可以伸手揽取。

四周环顾,奇峰错落地排列,众多的山谷纵横交错,实在是黄山风景美的地方!如果不是重来,怎么知道它如此奇丽呢?遇见云游的和尚澄源来了,(我们)游兴很浓。时间已过正午,仆人们也刚刚赶到。

(我们)站在寺庙前面,(望着)两峰指指点点。庵中和尚说:“天都峰虽近,可是无路可通,莲花峰可登,路却又太远。

(看来)只好就近处望望天都峰,明天再登莲花峰顶吧”。我不同意,决意游天都峰。

(便)带着澄源和仆人仍从峡谷小路下来。到天都峰侧,从那被山溪冲下来的*石上象蛇一样弯弯曲曲地爬上去。

攀杂草,牵荆棘,石块丛起的地方就越过石块,石崖侧削的地方就攀缘石壁。每到手脚没有着落的地方,澄源总是先攀上去,再俯身接应(我)。

常常想到上山既然这样困难,下山更不知怎么办了?后还是不管那些。经过多次艰险,终于到达峰顶。

只是它上面还有一座石峰,象一堵墙壁耸起好象有几十丈高,澄源在它的旁边寻找,发现有石级,就拉着我登上去。(到那一看)万千峰峦,无不躬身下伏,只有莲花峰能和它抗衡罢了。

这时浓雾忽起忽散,每来一阵,就对面不见人。远望莲花诸峰,多半隐在雾中。

独自登上天都峰,我走到前面,雾就飘到我后面去了;我走到右边,雾就从左边出来了。那些松树还有盘曲挺拨纵横交错的;柏树虽然大枝干粗如手臂,(可是)都平贴在石上,好象苔藓似的。

山高风大,雾气来去不定。下望群峰,有时露出来象碧绿的山尖,有时被雾淹没了象一片银海;再远眺山下,日光晶莹闪亮,别有一番天地啊。

天色渐晚,于是就把双脚伸向前边,手向后按着地面,坐着往下滑;到极危险的地方,澄源肩手并用,把我接下去。过了险处,下到山坳,已经夜色笼罩了。

又从峡谷中经过栈道上山,(回到)文殊院留宿。

6.文言文翻译

二十一日别灯,

二十一日和灯(人名)告别离去

从龛后小径直跻汉阳峰。

从佛龛后面的小径直接登汉阳峰。

攀茅拉棘,二里,至峰顶。

攀抓着茅草拉开荆棘(前行),走了二里,到达峰顶。

南瞰鄱湖,水天浩荡。

向南俯瞰鄱糊,湖水天色相接,浩浩荡荡。

东瞻湖口,西盼建昌,

向东远瞻湖口,向西眺望建昌,

诸山历历,无不俯首失恃指眼见之山都比汉阳峰低,

各座山峰(在眼底下)清清楚楚,没有一座不低头失去支持(这里怀疑你贴的原文漏标点了?)手指处、眼见处的山都比汉阳峰低(这里很不明白,你贴错了吗?)

因而无法与之抗衡。

因此没有办法和汉阳峰相对抗。

惟北面之桃花峰,铮铮比肩,然昂霄逼汉,此其矣。

只有北面的桃花峰,有力地直矗在边上(这句要直译不好译),而气势轩昂冲向云霄,直逼汉阳峰,这是周围山峰中高的了。

累~

懒得去找翻译

就顺便翻了一点

如果可以的话

偶再继续

三、游黄山日记的文言文翻译

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,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,注重典故、骈骊对仗、音律工整,包含策、诗、词、曲、八股、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。以下是我整理的游黄山日记的文言文翻译,欢迎阅读!

【原文】

时夫仆俱阻险行后,余亦停弗上;乃一路奇景,不觉引余独往。既登峰头,一庵翼然,为文殊院①,亦余昔年欲登未登者。左天都,右莲花,背倚玉屏风,两峰秀色,俱可手擥②。四顾奇峰错列,众壑纵横,真黄山绝胜处!非再至,焉知其奇若此?遇游僧澄源至,兴甚涌。时已过午,奴辈适至。立庵前,指点两峰。庵僧谓:“天都③虽近而无路,莲花可登而路遥。只宜近盼天都,明日登莲顶。”余不从,决意游天都,挟澄源、奴子仍下峡路。至天都侧,从流石蛇行而上。攀草牵棘,石块丛起则历块,石崖侧削则援崖。每至手足无可着处,澄源必先登垂接。每念上既如此,下何以堪?终亦不顾。历险数次,遂达峰顶。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,澄源寻视其侧,得级,挟予以登。万峰无不下伏,独莲花与抗耳。时浓雾半作半止,每一阵至,则对面不见。眺莲花诸峰,多在雾中。独上天都,予至其前,则雾徙于后;予越其右,则雾出于左。其松犹有曲挺纵横者;柏虽大干如臂,无不平贴石上,如苔藓然。山高风巨,雾气去来无定。下盼诸峰,时出为碧峤④,时没为银海。再眺山下,则日光晶晶,别一区宇也。日渐暮,遂前其足,手向后据地,坐而下脱。至险绝处,澄源并肩手相接。度险,下至山坳,暝色已合。复从峡度栈⑤以上,止文殊院。

【注释】

①文殊院:在天都、莲花两峰间,左有狮石,右有象石,后毁于火。今在原址建宾馆,名玉屏楼。

②擥(lǎn):同“揽”,持、握。

③天都:天都峰,海拔1810米。峰顶有一巨石耸立,高数十丈,有石级可登。顶部略呈长方形,长约十步,宽约五步,刻有“登峰造极”四字。

④峤(jiào):尖而高的山。

⑤栈(zhàn):即栈道。在峭岩陡壁上,傍山凿孔、架木连阁修成的道路,又称阁道。

【译文】

这时仆人都因山路险阻而落在后面,我也停下来不朝上走;而一路的奇景,不知不觉地吸引我独自前往。登上峰头后,一座庙如鸟翅张开,名文殊院,也是我前年想攀登而没有登的地方。左边是天都峰,右边是莲花峰,背靠玉屏蜂,莲花、天都两峰的秀美山色,近得似乎可以伸手揽住。环顾四周,奇峰高下错落排列,壑谷众多而纵横交叉,真是黄山上绝妙的胜景。如果不是第二次到黄山,哪里会知道黄山竟有如此奇妙的景色呢?巧遇云游僧人澄源也登上此峰,于是游兴更为高涨。过了中午,仆人们才来到。站在文殊院前,指着天都、莲花两峰点评。庵中的僧人说:“天都峰虽然离得近,却没有路上去;莲花峰有路上去,路程却很远。只宜从近处观赏大都峰,明天攀登莲花峰顶。”我不听,决心游览天都峰。和澄源、仆人一齐从原路下到峡谷。到达天都蜂侧,顺着流石像蛇一样地爬行而上。抓扯草木荆棘攀援,石块丛密而起就从中穿越,石崖陡斜则扒崖而行。每当遇到手脚无着落之处,必然是澄源先爬上去再伸手接我。一想到上去已经如此艰难,就想到又怎么下来呢?终什么也不顾了。经历了数次危险,终于登上了天都峰顶。峰顶上只有一块耸起数十丈高的岩石,澄源在岩石旁边寻找、观察,发现石阶,便扶持着我攀登。万座山峰无一不低伏在脚下,唯独莲花峰能与之抗衡。此时浓雾忽起忽止,每当一阵浓雾飘来,就是对面都看不见。眺望莲花诸峰,大多笼罩在云雾之中。只有在天都峰上,我走到前面,云雾则落在身后;我越到右侧,云雾便从左侧升起。顶上还有横枝弯曲、主干挺拔的松树;柏树的枝干虽然有手臂粗,却全都平贴在岩石上,像苔藓一样。山高风大,雾气来去不定。往下看群峰,有时露出碧绿色的尖顶,有时又淹没为银色的云海。再眺望山下,则是阳光明亮,是另外一个世界。夜色渐渐临近,于是把脚朝前伸出去,用手在后面据地,坐着往下滑行。滑到险要的'地方,澄源便肩、手并用地接住我。穿过惊险地段,下到山坳时,暮色已经降临。又顺着峡谷越过栈道而上,到文殊院住宿。

【评析】

本篇是作者第二次游黄山的日记。与第一次相比,这次是在两年半后的九月初,秋高气爽,作者眼中和笔下的黄山,更是一派迷人的风光。

黄山诸峰,以天都、莲花二峰为著;黄山诸景,以奇峰秀石、雾气云海、奇松怪柏为佳。本篇即以这些为主展开描写。在描写中,作者善于捕捉景致的特征,进行细致生动的刻画。这在写登天都峰一段为突出。如始登天都时,描写随着人的越登越高,山峰与云雾之间先是云雾隐山、后是山峰破云、后是二峰特秀的微妙变化,准确形象,视野开阔。“下瞰峭壑阴森,枫松相间,五色纷披,灿若图锈”,则以高处俯瞰的特殊角度,描绘出红枫青松在“峭壑阴森”底色映衬下缤纷灿烂的图景,十分浓丽鲜明;而为精彩的是对云雾松柏的描写:云雾半作半止、来去无定、或左或右、时出时没。人在其中,似与之嬉戏玩耍;山在其中,似随之隐现浮沉。在云雾变幻中,青松或曲或挺、或纵或横,翠柏则似苔藓,紧贴岩石,千奇百怪,生机勃勃。真是一幅变幻流动、气象万千的黄山云海图。此外,写黄山奇石,莲花峰顶,也都从不同的角度,描写了黄山各处或空阔、或鲜丽、或奇崛、或华美的景致,令人如同亲历黄山那美不胜收的奇景。

此外,本篇还特别突出了作者向往黄山和求奇探险的心情。他此番是二游黄山,便偏走前番未走之道、探前番未探之奇。如开始登山不久,“路旁一岐东上,乃昔所未至者,遂前趋直上”;又北上,行于石罅险道中,见到壮丽奇景时,便“因念黄山当生平奇览,而有奇若此,前未一探,兹游快且愧矣”;这时,“夫仆俱阻险行后,余亦停弗上”,可是,“乃一路奇景,不觉引余独往”;当他登上了“昔年欲登未登”的文殊院,领略到“真黄山绝胜处”时,便欣喜感叹:“非再至,焉知其奇若此!”欲继续登天都,当庵僧以天都无路、只宜近盼相劝时,“余不从,决意游天都”,于是他攀草牵棘,历块援崖,“每念上既如此,下何以堪?终亦不顾”;第二天登上莲花峰,“四望空碧,即天都亦俯首矣。盖是峰居黄山之中,独出诸峰上,四面岩壁环耸,遇朝阳霁色,鲜映层发,令人狂叫欲舞”,等等。这些行为描写、心理刻画和抒情议论,都真切地表达了一个勇敢者特有的志趣和情感。于是黄山壮美奇丽的自然奇观与作者勇敢顽强的人文精神相互生发、完美交融,使得本篇不但是整部游记中具代表性的一篇,也是众多黄山游记、山水散文中独具魅力的艺术精品。

文章下方广告位